026(1 / 2)

有了钱,虽然不敢明目张胆表现出来,但杜家的伙食却肉眼可见的变好了。饭是正经白米饭,一丁点杂粮影子都看不见了,菜里也有猪油花了,要以前杜淼淼碰都不会碰一下那东西,可现在吃得比谁都香,要不怎么说人得适应环境呢。

吃的她能适应,但住的却仍适应不了。每隔几晚就要听见父母的“妖精打架”,二十五岁的母胎单身也会脸红的好吗

“爸爸,咱们能不能盖新房子”

杜洪江想都没想就摇头“不行。”

“那能不能我自己睡一个屋”

杜洪江是真心疼闺女,“等再大些,把几个哥哥挪去姑姑那屋,你住他们的大屋。”现在小丫头半夜还会蹬被子,他每天都要拉几回,不放自己跟前就不放心。

杜淼淼气结,虽然她很珍惜有亲人的感觉,可她已经是六岁的大姑娘了啊她也是要面子的啊

“老师说,女生跟爸爸妈妈睡,羞羞。”她皮肤白皙,此时憋得双颊粉红,真像年画娃娃。

杜洪江被她一提醒,心头微微有点失落,那个襁褓里的小婴儿已经长成半大姑娘,知道害羞了。“那行,晚上跟你妈商量下,看能不能在墙角给你支张小床。”

“那也是在一个屋,同学知道会笑话我的,另外盖一间吧爸爸。”

听说要新盖屋,刘玉珍一开始是反对的,挣到钱了是没错,可不能这么浪费啊,枪打出头鸟谁不知道。可耐不住闺女磨,一会儿给她提鞋,一会儿给她捶背,最终还是同意了,答应等村里大事落定就给她单独垒一间。

杜淼淼开心得转圈圈。

意料之中,三天后的大会上,七百多票同意杜洪江提议,种烤烟的事提上议程。

整个永定公社以及周边五六个公社,从没听说要种烤烟的,杜洪江无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好在他平时会做人,在公社里也有几个熟人,帮忙把技术员给找好了,为了鼓励他们为国家创收,县里还专门成立一个烟叶收购站。

万事俱备,进入十二月的第一天,风和日丽,别的生产队撒完麦种后清闲下来,双水村却热火朝天。上至五六十的老头老太,下至杜应全杜应华这样的半大小子,都集合到队上最大的秧田里。秧田面积约莫五六亩,先用牛犁一遍,把所有土块翻过来晒了几天,再用钉耙拍碎,再犁一遍,再晒,铺上一层牛粪,继续敲碎什么叫精耕细作,杜淼淼算见识到了。

大哥和二哥手掌心磨起了蚕豆大的水泡,等牛粪晒干,又翻一遍的时候,水泡彻底破了。十二月中旬终于把烟籽撒上,浇过水后,上头再铺一层稻草,以防天冷冻坏烟苗。

所有人都松了口气,烟苗地成为全村重点保护对象,杜洪江每天要去看三四回。队上一半的地按时种了小麦,万一烤烟没成气候,全村人都得跟着饿肚子,压力之大,杜淼淼能感觉出来。

所以,她也一直没提搬出去的事,还是杜洪江有一天中午突然想起来,叫来几个壮劳力,当场开干。队上盖公房的土坯还剩不少,他打个条子借过来,在院墙左边,靠林家的位置垒出一个七八平方的小空间。

虽然面积挺小,但在杜家本来就很小的院里,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宠爱了。

土坯墙内里糊一圈报纸,老爷子还亲自给孙女打一张高高的四脚桌,再放两个草墩,也勉强算那么回事,至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了,只是没门。

“爸爸,装一扇门吧。”

杜洪江摇头,坚持要让老太太用蛇皮口袋缝一块门帘。

杜淼淼一想到那种不管她在做什么谁都能掀帘进去的画面,满头黑线。但杜洪江在这事上无比坚持,无论她怎么撒娇泼也没用。

原来,永定公社解放前几年,有个地主家的小姐,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土匪给糟蹋了。老式小姐虽住的绣阁闺房,却没奴仆伺候,每天只饭点出门,其他时候门被从里闩上直到半年后肚子大起来,家里人才知道。可惜那土匪早跑上山了,家里也怕丢人,不敢闹大,真是吃了天大的哑巴亏。

这事在永定公社可是大新闻,二三十年来都是有闺女之家挥之不去的阴影。所以本地有个不成文的习惯,未婚闺女要么跟女性长辈一个屋,独自个儿住的都不兴装门。

没门宝宝的忧伤,家里谁也理解不了,四个哥哥还羡慕她呢。

为了逗孙女开心,老爷子又请人来帮忙,给她打了一张新床。家里有了钱,又走了胡荣海的关系,没用票就买到几床新铺盖,又厚又暖和。牛明丽更喜欢来找她玩了,俩人脱了鞋窝床上,名为写作业,却行玩乐之实。到了饭点她也知道眉高眼低,抱着作业本就往家跑。

放完冬种假,第一学期终于走到了尾声,在一月份的最后一天,孩子们迎来期末考试。

“淼淼,考试怎么办”

“就那样呗,老师会编排考号,咱们对号入座就成。”

牛明丽不懂什么考号座位号的,被她说得愣乎乎的点头,貌似什么都懂了却又什么都没听懂。直到坐上考场,老师发了卷子,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办。是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,想像平时一样拿出课本,可老师不允许。想去上厕所,老师也不让。

当然,她不是唯一一个。杜淼淼观察一圈,有二十多头“羊”都在扔橡皮,转铅笔,甚至有调皮的男生还把试卷叠成纸飞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