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6章 以一变二(1 / 2)

天下珍玩 九年尘 2068 字 25天前

这幅手卷,画心的宣纸比较厚,而且不知道因为浸过水还是别的什么原因,过了这么多年了,宣纸表面竟然有了点儿起层的意思。这感觉有点儿像不干胶,仿佛能从上面撕下一层来。

而杨落生的处理手法,显然是想就着宣纸本来就起了层的特点,做点儿手脚!

也就是说,他这次帮人重新装裱,并不是想完整地把画心宣纸揭下来,然后重新裱过。而是想从一张画上,揭出两张画来!

以一变二!

这种揭层的作假手法,自古有之。不过,难度也是极大的,除了要求原先的古画质量好、纸质厚,更重要的,是揭裱的人要有相当高明的技术!除了擅于揭裱,还得懂绘画,懂修复,非高手不能为之。

高手揭层之后,以一变二,再各自装裱。拿出任何一幅,一般的专家,根本看不出来。因为本来底子就是真的,只要修复手法高明,完全可以彻底掩人耳目。

古玩圈里还流传过一个段子,有一张价值连城的华夏古代名画,同时出现在两个大博物馆里,让彼此都知道了,一开始,谁都觉得自己的那幅是真的,对方的是赝品。结果呢,最后才搞清楚了,这是一张古画上揭层揭出了两张!因为是乾隆时期大师级的手段,修复之后两张都很完美,所以骗过了所有专家的眼睛。

敢从古画上揭层,这杨落生的装裱功夫的确令唐易大吃一惊!这等本事,在装裱行里绝对是拔份儿的。唐易也见识了,想不到民间还有这等高人!

不过,这能力、水平、造诣的高度,和人品的高度,常常是不能划等号的,虽然有的人总被蒙了眼,特别是一些历史人物,因为一般人了解的,往往只是突出的方面。

就拿这位《江流叠嶂图》的作者董其昌来说,艺术造诣很高,是明代声名赫赫的大书画家,而且因为后来康熙皇帝喜欢他的画儿,价格也炒得很高。但是,根据不少史料能看出,他的人品确实不咋地。

据说,董其昌晚年住在老家松江府,当地百姓私下骂得挺狠,听这俩名儿就知道了:兽宦,枭孽。要说这古代的老百姓骂人还挺有水平的,这俩名儿多犀利。还有一段儿,说是有人拿着董其昌题写扇面儿上街了,结果扇子打开之后被人看到了内容,接着就被好几个人莫名其妙地揍了一顿,你说这得多恨董其昌啊!

唐易还看过一本野史,说董其昌喜好房中之术,强抢民女,而且干那事儿的手段令人发指。就是在正史上,也有当地百姓群起攻之,和董府的家丁开打,拼着死伤不少也最终一把火烧了董府的记载,董其昌还因此出去躲了一阵。史称“民抄董宦”。

眼下这位杨落生,装裱和字画上的水平,那也是很高了,同样,人品也不咋地。

玩弄手段想买唐易这幅画的事儿就不说了,毕竟古玩行里低来高走的事儿太多了,拼的就是眼力。觉得吃亏,唐易不卖就是了。

但是,人家拿来古画让你装裱,你却坏了人家的东西,弄出两张来。到时候给人家一张,自己又留了一张。这要是你把手里的卖了,人家也卖了,哪天两张同时出现在市场上,碰头了咋办?

你是赚了钱了,人家让你裱画的那位,可也被坑惨了!

想到这里,唐易看了一眼杨落生,“杨师傅,我刚才想清楚了。”

杨落生一愣,这称呼的变化,他是听出来了,之前唐易叫他,不是老爷子就是老先生,现在突然成了杨师傅!这是从文化名流到摆摊修鞋的节奏啊!

“怎么说?”杨落生没工夫多寻思,立即问了一句。

“这画啊,我不装裱了,也不会卖给你!”唐易一边说,一遍走出了装裱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