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人才市场,又是大开眼界。年初都是招工找工的,密密麻麻。
她挤进去看看,问问。服装厂只有两家在招工,对学历要求不高,只要小学毕业就可以,但要的都是熟练工,新手人家没兴趣。她说自己会踩洋车,在福利厂做过,人家还是不肯要。
这让她有些失望。于是去看别的厂,还有纺织厂和印染厂,招挡车工,机修工,染烫水洗等等。倒是有几个合适她的,就报了名。心里是打算,如果老裁缝那边没消息,那她就先在别的厂做,骑驴找马。
这还是从小福星哪儿学的,她听妹妹跟柏文强说过,要懂得分摊风险,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既然来了,她也不只关心自己想要的,把适合村里年轻人的几个工厂和工种都记在本子里,还抄了招工条件,工资待遇和单位地址。回去好告诉村里其他人,到这些单位去找工作。
这一忙就忙到中午,人家单位都收摊去吃饭了,她这才离开,在附近的小面馆里叫了一碗酱油光面,吃饱肚子就算完。
吃完了,她照旧在人才市场门口等着。
等人家上班了,她又去看那些招工单位,把新来的几个单位也记上。等都记完了,没有任何遗漏,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。
就这,她还没完。又跑到自由市场去看看,人才市场里来找工作的人闲谈里说起,自由市场也有招工的,不过都是私营作坊小老板,比不得国营单位福利好。
这一去可让她开了眼。原以为江城市就是几家国营大厂办的红红火火,却原来底下私人老板小作坊也是遍地开花。这改革开放,搞活经济在江城市那真不是一句空话,想要富裕的老百姓太多了,勤劳肯干的老百姓也太多了。
江城市轻纺业发达,卖布老板遍地都是,每年要印出去几百万米布。这么多印花布,胚布哪里来靠着江城市那两家国营纺织厂,哪里够。私底下,早就冒出好多织补作坊。大的十来台织机,小的四五台。都是以前给别人做工,赚了钱自个也买一台织布机搁家里,全家人早晚轮流织,挣了钱再机器,再织,一点一点盘大了,自己就当了老板,开了厂,要招人做。
还有私人小染坊小印花作坊也不少,都是家族生意。也有买几台电洋车在自个家里开加工作坊的,专门接大厂来不及的活,也能赚钱。
好多镇上家家户户都是小作坊小工厂,一个个都富起来了。
只有罗家岙这样四面环山的乡村,还沉浸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余韵里,眼看就要赶不上致富发展的班车。
罗芙蓉的心里升起一股说不出的焦急和兴奋。
这是个不一样的时代,是一个可以靠着双手勤劳做工发家致富的时代。看妹妹小福星,小小年纪就画画挣钱,还能跟卖布大老板说生意,头头是道。她没有妹妹那样的口才和头脑,可她有肯做苦干的
心。
就像眼前这些小老板们一样,只要她踏踏实实的去做,一点一点的积累,说不定,她罗芙蓉也能当个小老板呢
在市场里她是心情激动又感慨,也做起来老板梦。出了市场,被冷风一吹,倒是清醒了不少。
眼下她连养活自己和女儿都还没做到呢,就想着当老板了。
不过这一趟进城,她是收获良多。老是窝在山村里,可见不到这样的大场面。就算她当不成老板,可也长了见识,开了心眼。
难怪小福星不去念中专要上高中考大学,江城市的发展已经让窝在乡村里的农民难以想象,这要是去北京上海那样的大都市,又该是如何一番光景
人呐,是该出去走走看看,长长见识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