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国的工业底蕴(1 / 2)

大国重工 齐橙 2488 字 17天前

王根基此行就是来找把柄的。先前他听邵琦说过,库尼亚是个有着轻微种族歧视倾向的人,经常对中国人出言不逊。他与冯啸辰商量了一下,觉得可以抓住库尼亚的这个把柄,让德国大使馆下不来台。库尼亚以往说过的种族歧视语言,虽有人证,但却没有物证,不算是很过硬的把柄,王根基一琢磨,觉得可以引诱库尼亚把这些话说出来,再用录音机录下,他可就没法抵赖了。

刚才那会,王根基怀里就揣着一个录音机,把库尼亚污辱中国人和黑人的话都录下来了。有关黑人的那段,王根基是故意挑起这个话头的,没想到库尼亚居然真的往坑里跳了,让王根基颇感一些意外之喜。

现在证据已经拿到,王根基哪里还会再跟库尼亚客气。如果不是碍于纪律,他都有给库尼亚补上两拳的想法了。看到库尼亚在人民医院享受的是特护待遇,住着高干病房,还有专职护士,他就气不打一处来,直接下令取消给库尼亚的这些照顾,给他腾间小黑屋让他呆着去。至于未来德国使馆的官员过来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感受,王根基就不管了,他现在是占着理,还怕这几个白皮猴子蹦跶?

咦,白皮猴子?怎么着,我就这样说了,要骂人谁不会啊,来啊,互相伤害啊!

这样的事情,也只能交给王根基去做,他就是一个混不吝的形象,也不在乎多沾上一些污点了。冯啸辰现在是公司总经理,还是要讲一点影响的,这种事情能不亲自去做,当然是最好的。

王根基在这边对付库尼亚的时候,冯啸辰那边也没闲着。各地的工程师陆续赶到了,他需要把人安排到各个岗位上去,接收德国人的技术,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。一个位置上有时候会有四五名工程师同时负责,大家能够取长补短,互相启发,把那些派沃亨员工自己也不清楚的技术细节还原出来。在这期间,难免就会有各种争执,冯啸辰还得继续当救火队员,随时处理大家的纠纷。

所有的工程师去与德方人员接触之前,冯啸辰都要对他们进行一次“纪律教育”,核心就是一句话:千万别给对方好脸。邵琦打人的事情,被严格限制在少数人知道的范围内,外地来的工程师们大多不知情,只知道这是一项紧急任务,部领导凌晨2点钟给各地打电话安排,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可想而知。

“所有人的出差补助,除原单位给的一份之外,装备工业公司和红山港区会各自再增加一份,未来如果需要你们参加后续的工作,工作期间所有工资待遇翻番!”

这是冯啸辰给大家许下的诺言。相比机械部和电子部给大家说的“为国争光”之类的口号,冯啸辰的承诺无疑是更现实的,倒不是说大家没有那样的政治觉悟,毕竟这些年社会上流行“一切向钱看”的风气,如果光是喊口号却没有一点实惠,大家是会在心里犯嘀咕的。

以派出所正在进行调查为名,冯啸辰把打人事件给压下来了。德方人员被限制使用电话,因此也就无法把消息传递给德国国内或者驻华使馆。派沃亨总部那边已是群龙无首,因此也没人有暇关注在中国的这个工地。这样一来,冯啸辰就赢得了几天的时间,他需要用这几天时间,把德国人手上掌握的技术和其他有用信息最大限度地压榨出来。

中方的工程师们开足了马力,他们白天与德方人员一起了解设备,晚上则要凑到一起分析技术,甄别所搜集到的信息。有些德方员工本身也不精通技术,所说的东西似是而非,如果不加甄别,难免会把大家引入误区。

机械、电子两部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,从各地抽调过来的,都是各单位压箱底的技术大牛,光是那种头发雪白、早年曾经留美留英的老专家,就有六七位之多,这些人在机电行业里浸淫多年,知识结构或许有些老化,但论技术敏感,能够把诸如陈纻这样的小字辈甩出几条街。

有些设计,陈纻他们还要琢磨一下是什么原理,这些老专家直接就能说出来:这玩艺是1925年某家公司最早提出来的,后来被应用在什么产品上,再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革,年轻一代听得木木讷讷,恨不得立马跪下给老先生们磕上一个了。

“太了不起了,真是大手笔啊!”

一天的工作下来,陈纻精神亢奋,怎么也睡不着觉,于是索性跑来向冯啸辰大发感慨。

“什么大手笔?”冯啸辰却是有些不在状态,他要操心的事情多得很,这些技术上的细节还真不入他的法眼。

陈纻说:“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集中这么多行业里的顶尖专家,这真是大手笔。我带着十几个专利回来,还觉得自己的技术非常了不起了。谁知道,国内真是藏龙卧虎,今天接触的几位专家,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曾经读到过他们发表的论文,你别急,我说的是他们在40年代发表的论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