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国人才何其多也(2 / 2)

周镇冷哼一声,接着又大声吩咐道:“点狼烟,派人向京师五军都督府求援。准备擂木滚石和金汁,准备火炮弹药。”

粗壮的狼烟很快被点燃了,黝黑的烟柱冲天而起。

左近的关口在看到狼烟之后,也一同点燃了狼烟,同时做好了戒备。

用狼烟传递军情的好处就是足够快。

在大安口的狼烟燃起之后不到一个时辰,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就已经得到了消息。

早就憋闷的欲仙欲死的崇祯皇帝决定自己带兵去找黄台吉的麻烦。

老黄这个人吧,在崇祯皇帝看来是很不够意思的。

你说老子连福寿膏这么好的东西都他娘的分享给你了,你还带兵来找朕的麻烦?

太不讲究了。

对于不讲究的人,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再讲究下去了。

现在的建奴底层还没有进化成双枪兵,但是高层却是已经差不多了,这战斗力比之自己登基之前还得弱上那么一点儿,这要是不趁机怼上一波,难道真个等着以后御驾亲征?

本着多怼一波就多爽一波的精神,崇祯皇帝当即便拉上了张之极和满桂外加上巴特尔一行,向着遵化而去。

同时出发的,还有山海关的赵率教。

赵率教同样觉得这是个怼建奴一波的好机会,因此也带着自己的手下日夜兼程的向着遵化而去。

只是三个关口的反应着实出乎了崇祯皇帝的意料。

甚至于说三个关口的结果让崇祯皇帝很蛋疼。

大安口,龙井关,洪山口,三个关隘先后失陷。

可是这三个关口的失陷却是各自不同。

大安口参将周镇战死,大安口全军覆没后失陷;

洪山口参将张安德败逃,一路溃退回了遵化;

最搞笑,也最让崇祯皇帝蛋疼的就是龙井关。

龙井关的参将张万春打算率部投降。

只是张万春这个倒霉孩子打算是挺好,率部投降之后,到了建奴那边儿也能混个一官半职的,甚至于能更进一步。

起码借着自己手下这些兵,好处肯定少不了自己的。

只是张万春万万没有想到的,则是这家伙自己投降的想法早早的就被锦衣卫和东厂给探知。

就在他刚刚准备召集大军宣布投降的时候,游击将军马石就带着手下找上了门来。

马石打算先把张万春软禁起来,等建奴退了之后再把这孙子交给朝廷处置。

张万春眼见事情败露,铤而走险之下,与马石火拼了一场之后带着几个亲兵远遁而去,降了建奴。

而马石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。

混战之中,子孙根被伤,还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儿半女的马石就此成了太监大军中的一员。

龙井关的监军太监秦光看向马石的目光很是亲切——大家都是没有了家伙的男人。

而且以后这个马石进宫的可能性很大,起码再当游击将军是不太可能的了。

当然,不管怎么说,由于张万春这种对于龙井关熟悉无比的混账东西存在,龙井关最后也没能守住。

先后拿下了三个关隘之后,黄台吉觉得自己又找到了当初那种叱咤风云的感觉。

哪怕是一带来的一万六千骑正白旗建奴死掉了两千骑。

这个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,打仗么,哪儿有不死人的。死掉的多加抚恤,回头更容易招到新兵。

然后不断的来大明找麻烦抢东西,我大金岂不是越发的壮大?

美美的抽了一泡福寿膏之后,黄台吉才对张万春吩咐道:“张将军对于遵化有什么看法?”

黄台吉打算的很明白,借着张万春的手去劝降遵化,最好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遵化,这样儿的话,来明国的这一遭就算是功德圆满了。

只是张万春之所以投降建奴,就是因为贪生怕死。

如果自己去劝降遵化,那结果很可能就是刚刚进城,就会被马石那孙子给剁成肉酱——自己可是一记撩阴刀把人家的命根子给废了,这仇可结的太大了。

斟酌了一番之后,张万春才强忍着奴才两个字的别扭,小心的赔笑道:“启奏大汗,奴才以为……”

只是张万春的奴才两个字刚刚出口,建奴的帐中就是一阵哄然大笑。

完颜培笑眯眯的望着张万春道:“别介,您可不能自称为奴才,你只能自称为臣。奴才是我等大汗自家人才能称呼的,你还不配。”

一番话说完,帐中又是一阵狂笑。

张万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最后变得满面通红。

太他娘的丢人了,自己原本强忍着别扭才自称为奴才的,可是想不到这奴才两个字儿居然不是随便称呼的。

自己还不配?

黄台吉等帐中笑声落下去之后才轻笑道:“张将军愿意投效本汗,本汗高兴还来不及。

自称为奴才,不正是说明了张将军心向着本汗么?本汗允了!”

张万春闻言,心中对于奴才两个字的别扭却是尽去。

如今自己能够在黄台吉帐下自称为奴才,可不正是说明了黄台吉把自己看成了自己人?

斟酌一番后,张万春赔笑道:“启禀大汗,奴才以为遵化城围则围之,劝降却是不必。”

黄台吉嗯了一声,好奇的问道:“还请张将军详细说明。”

张万春顶着一小撮的猪尾巴躬着身子道:“大汗有所不知,明国小皇帝最是擅于收买人心,遵化城未必肯降,要想拿下遵化,不如派人去城中里应外合。

再者,奴才以为大汗此来,在遵化周边放开手去获得一些补给,远比拿下遵化更为重要。

毕竟,遵化城防守远不是大安口等可比,若是强攻之下,大汗麾下的勇士们牺牲必然增多,却是不值。”

黄台吉此时一泡福寿膏已经抽完,闻言却是直起了身子。

这个张万春虽然是个软骨头,但是对于战局的分析和判断,却远不是自己帐下的这些蠢货们能比。

若是利用的好了,只怕不是下一个范文程?

明国人才何其多也!